【诗一百零九1-2】(大卫的诗歌,交与伶长。)我所赞美的神啊,求祢不要闭口不言。因为恶人的嘴和诡诈人的口已经张开攻击我;他们用撒谎的舌头对我说话。~大卫以善报恶(撒上二十四17),仇敌却「以恶报善,以恨报爱」(5节);但大卫并没有报复,而是「专心祈祷」(4节),本诗就是他向神的倾诉,也是他对神的交托。2-5节所描述的,既是大卫面临恶人的攻击,也是主耶稣所受世人的对待;既是历代先知的遭遇(耶十八19-23),也是今天每个门徒的经历。【诗一百零九6】愿祢派一个恶人辖制他,派一个对头站在他右边!~「对头 שָׂטָן/sä·tän’」(6、20、29节)原文是「撒但」(代上二十一1;伯一7;亚三1),撒但站在约书亚右边,就像法庭上的「对头」一样「与他作对」(亚三1)。「对头」的动词形式就是「为敌 שָׂטַן/sä·tan’」(4节)。大卫是神的受膏者,他的咒诅,实际上是求神让与受膏者「为敌」的人自作自受、尝到「对头」的滋味。
【诗一百一十1】(大卫的诗。)耶和华对我主说:祢坐在我的右边,等我使祢仇敌作祢的脚凳。~「我主」是指弥赛亚基督。「坐」,代表大功告成(来十11-12)。「右边」代表尊荣、崇高的地位。「使祢仇敌作祢的脚凳」,指古代君王得胜以后,用脚踏在敌人的身上,代表完全制服仇敌(书十24)。本节是本诗的第一句预言(1、4节),宣告弥赛亚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恩的工作之后,将被高举到父神的右边(徒二33-35;腓二9),等待父神成就最后的得胜。本篇可能是诗篇中最早的诗歌之一,预言弥赛亚的得胜、以及君王与祭司的身份(4节),主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承认它是弥赛亚诗篇(可十二36-37)。本篇也是新约引用最多的诗篇,被主耶稣、彼得、保罗及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(太二十二43-45;可十二36-37;路二十42-44;徒二34-36;林前十五25;来一13;五6-10;七11-28)。本诗以弥赛亚的登基开始(1-4节),却以凶猛的争战(5-6节)和全力的追击(7节)结束,因为这位君王和祭司的登基并不是剧终,而是赢得全世界的序幕。那位呼召我们跟随祂的(路十四27),正是这位全力追击仇敌的主。主说:「若有人服事我,就当跟从我;我在哪里,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」(约十二26)。
【诗一百十一1】你们要赞美耶和华!我要在正直人的大会中,并公会中,一心称谢耶和华。~「正直人」,原文是「正确的、公正的」,指「敬畏耶和华,甚喜爱祂命令的」(一百一十二1)人,并不是根据世人所定的「正直」标准。
一百十一至一百十三篇的第一句话都是「你们要赞美耶和华」(1节),原文就是「哈利路亚」。「哈利 הָלַל/hä·lal’」的意思是「赞美」,「路」是祈使语气,「亚 יָהּ/yä」是「耶和华」的简称。一百一十篇宣告弥赛亚得胜之后坐在父神的右边(一百一十1),而一百十一至一百十三篇则用「哈利路亚」来赞美神。
一百十一篇与一百一十二篇都是字母诗(第九、十、二十五、三十四、三十七、一百一十一、一百一十二、一百一十九、一百四十五篇),原文分为22行,除了「哈利路亚」,每行的第一个字母都按照22个希伯来字母的顺序排列。字母诗的形式通常用来表达「完美、完整」,又被称为「离合诗 Acrostic」。这两篇的长短、体裁和内容相似,前后呼应,本篇思想神的作为,下篇思想属神之人的福气,可能都出自同一位作者。
一百十三篇至一百一十八篇被称为「哈利路诗篇」(Hallel Psalms),也称为「埃及赞美诗 Egyptian Hallel」。犹太人在妥拉规定的逾越节(Pesach)、五旬节( Shavuot)和住棚节(Sukkot)唱颂「哈利路诗篇」作为祷告,在其它的节日也常常使用,如犹太新年(Hanukkah)、月朔(Rosh Chodesh)、以色列独立日(Yom Ha’atzmaut)和耶路撒冷日(Yom Yerushalayim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