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诗37;伯6-7
6-7章是约伯对以利法的回应:
6:1-7 我发出这样哀叹不是无缘无故的,因为我所遭受的患难并因此产生的愁苦太重了,而这一切都是出于神的手。而你们的话,好像无盐的蛋清一样淡而无味,使人生厌却无法使我得到开解。
6:8-13 我没有离弃神,这还能够成为我在痛苦中一点点的安慰,但是我真的到了尽头,无助而无望,我所知道的,也不能够给我合理的解释。现在活着那么痛苦,神还不如杀了我算数。(我们经常说“人的尽头,神的开始”,但人要被带到尽头,实在不是讲讲那么轻松的事情。圣经不但是一卷启示神自己的书,也是一卷显明人的书,很多历史事件真实的记载,显露了人的本性。而约伯记把人在绝境中内心各样的搜寻、挣扎、感受都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,非常难得。约伯在极度痛苦中,他以为这一切是出于神的攻击,他实在感觉生不如死,要寻求解脱。但他认定神对他生命的主权,他没有自己作主,轻生自杀了事,却向神求死 – “愿 神把我压碎,伸手将我剪除。”)
6:14-20 约伯转而向他的朋友们发出不满的直言。“那将要灰心、离弃全能者、不敬畏 神的人,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。”—这实在是忠告,当我们看到人出现一些我们认为错误的光景,我们很容易去臆测、批评甚至论断、加上教训、责怪,但约伯指出,人在软弱灰心绝望的时候,首先需要的,是爱,是接纳。接着他用了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他朋友们这种论断、责怪的态度,他们好像“溪水流干的河道”,“离弃大道,偏行错误的客旅”,没有发挥应有的功用,却只带来死亡和失望。
6:21-30 他直指朋友们心中真实的感觉:“你们… 看见惊吓的事便惧怕”,约伯的经历可以说是超越他们的知识,当人面对一个无知而不可控的领域,自然就产生惧怕。约伯在这条探索的路上,需要的是朋友赤诚的理解、扶持和陪伴,但是他的朋友们却只想简单地套用“神是赏善罚恶的,你现在遭难,一定是犯了罪,赶紧认罪”这样的知识来“解决问题”,期望快快结束现在的局面。而让约伯觉得难以忍受的是朋友们为了要解决他的问题,居然枉顾他们多年的情谊和他行事为人的事实表现,难道多年的朋友,还不知道约伯的为人正直,居然就凭空地指责他犯了罪,得罪了神,赶紧悔改?!
7:1-5 约伯描述他肉体上遭遇的痛苦:他夜不能眠,“皮肤才收了口又重新破裂”,在这种重复受苦,盼望又常落空的境况中,他形容自己好像“奴仆切慕黑影,雇工人盼望工价”,活在无法胜过的劳苦重轭下,只盼望能够稍微休息,能够得到劳苦的工价。
7:6-21 约伯转而向神对话,他求神纪念他不过是一口气,在世的日子何等短暂,死亡就像单程车,去而不返,神为何不善待他,使他可以安稳度日?但如今,他想好好睡个觉,得到片刻的安宁也不行,神还要“用梦惊骇我,用异象恐吓我”,以致他“厌弃性命,不愿永活”。在这一切的痛苦中,约伯感觉自己被带到一位极其圣洁公义的神面前,造成一种矛盾却又非常真实的光景。他感受到自己在神审判的光中,在神“每早鉴察、时刻试验”的眼光中,觉得自己是被搜寻出罪过而受到惩治,但是另一方面,他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而行,敬畏神,为人正直,不觉有错。因此,他发出疑问并呼求神:“鉴察人的主啊,我若有罪,于你何妨?”“ 为何不赦免我的过犯,除掉我的罪孽?”
八月七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