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This topic is empty.
-
AuthorPosts
-
2022-08-29 at 12:50 am #3608碎溢管理员
读经:诗59;耶14-17
以下分享是根据犹太拉比福藤保的分享整理而得的 –
14:1-6 先知以系列的旱灾为背景,提到旱灾带来的衰败光景。上至国中的贵胄,下至平民农夫都要蒙羞抱头,灾殃也殃及国内的动物们,甚至产下小鹿的母鹿因无奶喂养而弃掉幼鹿。
14:7-12 从这里开始到15:4,记载了先知三次为以色列代祷,并三次被神拒绝。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说明神是回应祷告的神,“不”也是神回应的一个方式。我们向神祷告而不蒙应许,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的信心不够,乃可能如这里所记载,并不合乎神对当时当事处理的旨意。
先知第一次向神发出呼求,他先是承认百姓的罪,再求神因着祂名的缘故来施行拯救,祂是以色列在患难中所盼望的救主啊,为何要像陌生的客旅一般,又像无能施行拯救的勇士呢?神拒绝了这个代祷,说百姓仿佛那些无目的漂流者,到处拜偶像,因此祂不再接纳他们,一定要追讨他们的罪。祂特别命令先知不要再为百姓代祷了,甚至就算他们自己禁食、献祭,也不再蒙悦纳,审判的事已定。
14:13-18 先知第二次代祷,说因为那些假先知说平安的假预言,那些百姓是受了他们的蒙蔽啊。神再一次拒绝了他的代祷,指出假先知是讲述虚假的异象,甚至用神所禁止的占卜,假借神的名,却是说自己诡诈的心所存的意念。神并没有差遣他们,所以他们全家都必要被杀。但百姓也不是全然被蒙蔽而显得无辜,神也是照着他们的恶来报应他们。
14:19-15:4 先知发出第三次代祷,难道以色列就全然被弃绝了吗?难道他们就完全无法得医治了吗?先知再次承认自己的罪,求神因着祂的名、祂荣耀的宝座、祂的约而怜悯,回转不按所说的降灾。一切偶像都是无用的,只有神是造他们的神,是他们的盼望,是他们所等候的。神又一次拒绝了他的代祷,甚至指出就算摩西和撒母耳 – 这两位历史上都曾经借着为以色列代求而回转了神的怒气 – 他们现在站在神面前代祷,神也不会垂听,因为神已经定意用死亡、刀剑、饥荒、掳掠等灾攻击以色列民,并他们也要被分散在列邦之中,抛来抛去。
读着这一切,让我心里起了十分的敬畏之情,神是满有怜悯和慈爱的神,并祂的宽容和忍耐实在超乎我们能理解的。但神也是公义的神,祂必不以有罪为无罪,祂必要追讨罪。神总是给机会人悔改,也回应人的悔改,但是到了“罪恶满盈”的时候,神的审判就会降临,无可逆转,十分可畏!
15:5-9 描述了耶路撒冷遭审判的悲惨光景。“我后悔,甚不耐烦”这句话应该译作“我已经厌倦了你的懊悔”,就是说百姓常常口头认错,表达做错事情之后的悔意,但事实上,他们的心并没有转向神,这一种“悔而不改”的光景,神厌倦了。因此,当审判临到,因丧夫,寡妇增加,甚至有七个儿子的,居然都丧失尽净,到最后,自己也气绝了。
15:10-14 因着这一切惨痛的光景,先知从代祷转而向神发出抱怨。他并没有做错什么,如今却成了与“遍地相争相竞”的人,“人人都咒骂我”。神鼓励他说,神会坚固他,到了最后,他的敌人们都会来到他面前求情。人如何无法力折铜铁,百姓也不能够抵挡神借着先知所发的预言:他们的财要被散尽,人要被掳去,是一定会应验的。
15:15-21 这里是又出现了先知信仰生活的一个大危机。他向神陈明自己的光景,求神不要容忍敌人到一个地步,他们有机会把他除灭了。先知在神面前过着孤单义人的生活,尽力忠心地传讲祂的话。但是因着他长久的痛苦,也看不到何时是一个尽头,他的信心开始动摇,他向着神,开始发出疑惑,“难道你待我有诡诈,像流干的河道吗”?
神责备先知的抱怨,让他为自己对神的疑惑不信而悔改,他要回转到神面前,拒绝这些疑惑,神会使他如同坚固的铜墙,他的敌人要归向他,但是他不可以像那些敌人一样对神怀诡诈不信的心。神再次重申祂开始呼召先知的时候,给他的应许:“我必搭救你脱离恶人的手,救赎你脱离强暴人的手”。
16:1-13 明显地,先知服从了神的命令而悔改,这不代表他痛苦受逼迫日子的结束,接下来他还会向神抒发痛苦悲哀的呼声,但是再没有疑惑和不信了。神接着给他关于生活方面三个命令,继续向百姓传讲信息。第一个命令是他不要结婚,因为时候将到,家中儿女父母,都必死得甚苦。第二个命令是让他不要去丧家为死者哀哭,不要送东西给丧家以示安慰(犹太人风俗)。第三个命令是不要参加喜庆宴乐,因为时候将到,一切欢乐的声音都会止住。
当百姓看到先知这些违背风俗的奇怪举止,听见先知的话语,他们都会发问,“为什么?”神说,因为他们列祖的罪,离弃神,跟随、事奉、敬拜别神,而他们非但不悔改,所行的比先祖更甚,所以神要使他们被掳,去到巴比伦这个偶像中心,让他们日夜去事奉偶像。
16:14-15 这两句预言遥指将来神在以色列人身上所做拯救、复兴的工作,跟之前带领他们从埃及上来,进入应许之地作为对比,如今是把那些被掳流散在各国的以色列人要带回来。不但指这次犹大国被掳到巴比伦,更是指AD70年耶路撒冷被毁之后犹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的“大流散”。
16:16-21 但在复兴之前,是审判,作为神的长子,他们要因着自己的罪孽而领受加倍的报应。但之后,列国要归向神,承认他们拜偶像之愚昧和虚空,并认识神的名。
17:1-4 神用铁笔、金刚钻的比喻说明以色列的罪,在外在内都到了不可赦免的地步,特别是拜偶像的罪严重到一个地步,他们的孩子,都被训练得认识偶像的坛和木偶。因此他们要失去神所给他们的产业,服侍仇敌。
17:5-8 先知把依靠人和依靠神做了一个对比:那依靠人的,仿佛低矮的杜松,被栽在干旱碱地,看不见福乐的到来,也无法成熟、长大、结果子;但那依靠神的,就好像树栽在溪水旁,根深入地,得地下水的滋润,遇到干旱之年都不惧怕,并且结果不止。同样的描写,在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诗篇第一篇里也提到。
17:9-13 先知提到人心诡诈,坏到极处的光景,只有神,能够鉴察和试验人的心,并按着人的行为报应各人。特别那得不义之财的,最终都要失去所得的一切。唯有神,是以色列的盼望和拯救。
17:14-18 这里又记载了一段先知的祷告,他一直忠心地传讲关于审判、毁灭等“负面”的信息达四十年之久,随着时日过去,他的话迟迟没有应验,他不断受到攻击和嘲讽:“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?叫这话应验吧!”因此他求神医治、拯救、保护、报应。
17:19-27 神又让先知站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口,警戒从王到平民百姓,他们要守安息日,以这日为圣,好叫一切的祝福临到,但是他们并不听从,结果火要发出,烧毁耶路撒冷的宫殿,不能熄灭。
-
AuthorPosts
-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