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十九1,7】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。)诸天述说神的荣耀;穹苍传扬祂的手段。「耶和华的律法全备,能苏醒人心;耶和华的法度确定,能使愚人有智慧。」~「耶和华的律法」和「诸天」同样是神启示的工具。诸天彰显了神创造的荣耀,但人若遵行律法,就能彰显出更大荣耀:就是「神的形象」(弗四24)。正如太阳照亮了物质的世界,供应了物质的生命;律法也照亮了属灵世界,供应了属灵的生命。7-14节七次提到神自我启示的名字「耶和华」。有些人害怕信了主会受约束,但神的律法并不是为了捆绑人,而是「叫羊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」(约十10),使人的心灵「苏醒」、眼睛「明亮」,得着真正的「快活」和「智慧」。
【诗二十1-3】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。)愿耶和华在你遭难的日子应允你;愿名为雅各神的高举你。愿祂从圣所救助你,从锡安坚固你,记念你的一切供献,悦纳你的燔祭,(细拉)~本诗可能是大卫出征前的祷告,第二十篇是争战前的祷告,第二十一篇是得胜后的赞美。「圣所」原文是「圣」,指「锡安」(2节)。 「供献」、「燔祭」都是指出征前的献祭。
本诗可以成为我们属灵争战中的祷告。世人为自己争战,靠的是车、马、势力,而神的百姓为神争战,是支取神的得胜。
【诗二十一1-2】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。)耶和华啊,王必因祢的能力欢喜;因祢的救恩,他的快乐何其大!他心里所愿的,祢已经赐给他;他嘴唇所求的,祢未尝不应允。(细拉)~本篇可以与第二十篇连起来读。第二十篇是争战前的祷告,先是百姓为王的祷告(二十1-4),然后是王信心的回应(二十5-8);而本篇是得胜后的赞美,先是王对神的感恩(1-7节),然后是百姓对王的祝福(8-12节)。而两篇诗的最后一节,都是祷告和赞美(13节;二十9)。本节对应二十4,王在那里所求的,神「已经赐给他」。当我们奉神的名争战的时候,「心里所愿的」都是为着神的荣耀,所以神「未尝不应允」。犹太人传统认为这首诗是弥赛亚诗篇,所以亚兰语意译本《他尔根 Targum》直接把第1节意译为:「耶和华啊,弥赛亚王必因祢的能力欢喜」。
【诗二十二1-2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,调用朝鹿。)我的神,我的神!为什么离弃我?为什么远离不救我?不听我唉哼的言语?我的神啊,我白日呼求,祢不应允,夜间呼求,并不住声。~当世人的罪都压在主耶稣身上的那一刹那间,父神掩面不看圣子,那时祂在十字架上就引用第1节,发出了痛苦的呼喊(太二十七46;可十五34)。这是大卫在痛苦煎熬中向神呼求的祷告诗,也是预言弥赛亚受苦的诗,因为诗中所描写的受苦情景已经远远超过大卫的经历,只有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可以相比。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一首弥赛亚三部曲,本篇是说那位为羊舍命的好牧人基督(约十11),二十三篇是那位为群羊从死里复活的大牧人基督(来十三20),二十四篇是说那位在荣耀中再来的牧长基督(彼前五4)。
-
This topic was modified 2 years ago by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