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诗51;彼前1-3
读完了约伯记,紧接着读到彼得前书,实在给我不一样的感觉。这一卷书是彼得写给因着逼迫而分散在当时小亚细亚(如今土耳其)五个罗马省的犹太弥赛亚信徒。其主题,也是受苦,但跟约伯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约伯那个时期,人只是简单地用“行义蒙福,作恶受苦”的道理,把受苦等同于因罪遭受神的刑罚,因此“行为正直”的约伯在受苦当中挣扎、不解、迷茫、痛苦,甚至到最后自以为义,以神为错。到了彼得前书成书的时候,神不但借着历代的众先知,更是借着祂的儿子主耶稣道成肉身,成就了救恩,把关乎祂的心意、救恩、道路、生命的事情更清楚地启示给了祂的使徒,因此读着彼得前书,就看到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。
彼得首先提起我们所得的救恩 – 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,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,重生了我们,并因着这个救恩,使我们有了活泼的盼望,并且我们得着了一个不能朽坏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残、存留在天上的基业,因此,我们是大有喜乐的。在这个前提之下,他提出了 –
受苦的必要性:因为我们的信心必须经过百般的试炼而显得宝贵,并在主耶稣再来的时候,使我们得着称赞、荣耀和尊贵。
除了行恶遭报会受苦,我们活在这个充满罪恶的世上,也会因良心的缘故而忍受苦楚,因行善而受苦,但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。
我们纵然热心行善,还会为义受苦,但这是有福的。
我们的主在地上的时候,也曾经为罪受苦,为我们受苦,成了我们的榜样,因此,我们也要追随祂的脚步。
……
八月二十一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