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:既不能叫人称义,也不能叫人得救的律法
第18章和25章是书亚人比勒达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辩论。出于结构上的考虑,想把这两章放在一起讲解。第18章的中心是,与其说是安慰、劝勉、训诫,不如说是在发咒诅。他说:“他的……是……怎样”,一口气就发十五次的咒诅,最后以“不义之人的住处总是这样;此乃不认识神之人的地步”(21节)作为结论。第25章再次提到了约伯所提出来的根本问题,就是“在神面前,人怎能称义”的问题。
第二十六-二十七章:26章到31章所展开的是结束争论的约伯的辩论。从4章开始的与朋友们的争论越来越激烈,到最后,甚至达到了进行属灵争战的状态。但争论的格局是,起初是三个朋友富有攻击性,约伯进入了维谷,但是到了最后,以利法或比勒达的辩论很短就结束,拿玛人琐法干脆闭口不语。相反,约伯的最后证词长达六章(26-31章),对辩论进行了总结。
本段落是以26章的“约伯回答说”为中心,①击溃比勒达的话说:“无能的人蒙你何等的帮助!蒙你何等的拯救!蒙你何等的指教!向他多显大知识!”②抛出深刻的问题,“谁的灵从你而出?”③并见证神的伟大,“在神面前。”到27章再次回到本论中,④“我指着永生的神起誓:我的生命尚在我里面;我断不以你们为是;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!我持定我的义。”决心要持守信心。⑤又说:“愿我的仇敌如恶人一样。”⑥“神为恶人所定的分乃是这样。”⑦“神要向他射箭,并不留情,使他离开本处。”
第二十八章:28章的核心单词是“智慧”。虽然只出现四次(12,20,27,28节),但是整个内容都是在寻找智慧的内容,如经上说:“然而,智慧有何处可寻?聪明之处在哪里呢?”(21,20节),又在陈述其贵重性。其实与朋友们的争论到27章就已经全部结束了。之后,约伯所发出的第一声是“智慧有何处可寻?”在寻求智慧。可以说这是结束争论之后的必然归结。因为他们虽然彼此都以智慧者自居,但其实是用许多无知的言语,说了很多无用的话。那么,圣经所说的智慧是什么呢?
本章以“然而,智慧有何处可寻?聪明之处在哪里呢?”为中心,①说:“银子有矿;炼金有方。”②“人伸手凿开坚石,倾倒山根,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。然而,智慧有何处可寻?”③“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,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。”④“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。红璧玺不足与比较。”⑤并且再三地说:“智慧从何处来呢?聪明之处在哪里呢?”⑥“灭没和死亡说:我们风闻其名。”⑦“神明白智慧的道路,晓得智慧的所在。”⑧“他看见智慧,而且述说;他坚定。他对人说:敬畏主就是智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