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章开始记载了南北联军的惨败,是因为「耶和华的忿怒临到」(2节)他们。北国的亚哈阵亡了,南国的约沙法却「平平安安地回耶路撒冷」(1节),是因为他「还有善行」、「立定心意寻求神」(3节),所以蒙神恩典、继续被神使用。而约沙法痛定思痛,接受先知的责备,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,结果就进一步「引导民归向耶和华」(4节)。因为「没有对自己的认识,就没有对神的认识」,而「没有对神的认识,就没有对自己的认识」(加尔文《基督教意义》第一卷第一章)。 约沙法降服在神的光照之下,所以能吸取教训,使失败成为祝福,把管教变为「警戒」(10节)。今天,神也常常允许我们陷入失败之中,但目的不是让我们在失败中沉沦,而是要我们在失败中学习功课,更深地认识自己、认识神。我们如果不在神面前犟嘴自辩,也不在众人面前文过饰非,就能像约沙法一样,让失败成为造就人的见证。因为反面教材,常常比正面的教导更能帮助我们领会什么
是「敬畏、谨慎、忠心、诚实」(7、9节)的事奉。
虽然约沙法已经悔改,并且「引导民归向耶和华——他们列祖的神」(十九4),但神并没有像原先一样「使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,不敢与约沙法争战」(十七10),反而允许敌人「一同来攻击约沙法」(1节),让他面临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。人的悔改可以停止神的忿怒(十九2),但却不能免除管教的功课。信徒犯罪,不是光认罪悔改就可以过去了,还要接受神的管教,因为只有亲身经历了管教的功课,属灵的生命才能有更大的长进。 过去,约沙法曾经在安逸中寻求神(十七4),也曾经在软弱中寻求神(十八4),现在却是在惧怕的时候「定意寻求耶和华」。三种不同的「寻求」功课,神都让他学到了,也都向我们显明了。过去,约沙法曾经在安逸中寻求神(十七4),也曾经在软弱中寻求神(十八4),现在却是在惧怕的时候「定意寻求耶和华」。三种不同的「寻求」功课,神都让他学到了,也都向我们显明了。
21章神容忍约兰作王,「不肯灭大卫的家」(7节),并不是因为犹大诸王比以色列诸王更加顺服、更加爱神,而是因为神要「照祂所应许的,永远赐灯光与大卫和他的子孙」(7节),给全然败坏的人类带来最终的拯救——「大卫的子孙」(太一1)耶稣基督,让祂的一切应许都成就在基督里。神早已预知大卫的后裔会像约兰这样行恶,也一再发出严肃的警告(七19-21;申二十八);但神的预知却没有妨碍祂赐下应许,也不等于祂每次都会阻止败坏的发生。因为人看到的都是眼前,神却是在永恒里看任何人、事、物。祂看到我们的源头是亚当,亚当的后裔不犯罪才希奇。但神的怜悯正是要临到罪人,所以神还是在管教之中给约兰留下「小儿子约哈斯」(17节)来继承大卫的王位。因为神的应许不会因着人的无知和犯罪而落空,而要由祂自己「亲口应许,亲手成就」(六1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