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比撒下6章和代上13章中关于大卫第一次接约柜,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:
第一次迎接约柜,大卫先与「一切首领商议」(十三1),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」(十三4),然后才招聚以色列人(十三5);而第二次迎接约柜,大卫先明白了神的心意(2节),然后才「招聚以色列众人」(3节)。因此,人的同心固然重要,但神的话语更加重要;越是「众人以为美的事」(罗十二17),我们越要「留心去做」(罗十二17),注意不要偏离神的话语,好让一切事奉都「本于祂,倚靠祂,归于祂」(罗十一36)。
第一次迎接约柜,祭司和利未人完全没有存在感,「以色列众人」(十三6)才是主角;而第二次迎接约柜,「亚伦的子孙和利未人」(4节)成了主角,而「大卫和以色列的长老,并千夫长」(25节)都是跟随的。
第一次迎接约柜,大卫和以色列众人「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,放在新车上,乌撒和亚希约赶车」(十三7);而第二次迎接约柜,是利未人「用杠,肩抬神的约柜」(15节)。~大卫对神仍然有热心、有爱心,但他的事奉却不再根据自己的热心和爱心,而是完全根据神的话语:「照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的」(15节)。
第一次迎接约柜,是「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、瑟、锣、鼓、号作乐」(十三8);而第二次迎接约柜,大卫谨慎地预备了利未人的诗班(16节)。~大卫非常谨慎,没有越过祭司和利未人的族长,而是「吩咐利未人的族长」(16节),让他们去「派」(16、17、19、20、21节)定诗班的人员。
迎接约柜的曲折过程告诉我们,人若爱神,就必蒙神悦纳;而真正爱神的人,必然会照着神的定规去爱祂。人若以为只要热心爱神,就可以把自以为美的事奉强加于神,其实并不是爱神、而是爱自己,是爱自己「属灵的感觉」。神并「不用人手服事,好像缺少什么」(徒十七25),祂之所以领百姓出埃及事奉祂(出三12),目的是一面显明神、一面造就人。因此,事奉的人必须蒙神拣选(2节),事奉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遵守「山上的样式」(出二十五9、40;二十六30;二十七8),才能准确地显明神、造就人。今天,「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」(约四23),因此更不可随心所欲,以为事奉不必呼召、有心就行,只图方便、热闹就行,而「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,又当存战兢而快乐」(诗二1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