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/6 顺序读经 以西结书 40-42章

  • This topic has 0 replies, 1 voice, and was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by .
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• Author
    Posts
  • #4408
    Lily张棚
    参与者

      四十~-四十八章的主题是「神在荣耀中恢复圣地」,与一-三章「神在荣耀中呼召先知」首尾呼应,发表国度的异象。

      四十5-四十八章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:
      A. 丈量圣殿(四十5-四十二28);
       B. 圣殿充满荣耀(四十三1-12);
        C. 殿的法则(四十三13-四十六24);
       B1. 圣殿流出生命(四十七1-12);
      A1. 分地为业(四十七13-四十八35)。

      四十章里最感动我的有两处:1-所罗门的圣殿并没有特别提到院子和台阶,但先知却特别注意到,在国度的圣殿里:
      *从平地上行到外院,要先上「至高的山」(2节),然后「登七层台阶」(6、22、26节),这是敬拜者的上行。
      *从外院上行到内院,还要再「登八层台阶」(31、34、37节),这是事奉者的上行。
      从外界到内院,一共要上行十五层台阶,与上行之诗的数目相同(诗一百二十-一百三十四)。属灵的事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人不可能一步就从世俗进入至圣所,国度的敬拜要上行、事奉更要上行。今天,我们在进入敬拜之前,有没有先在基督里一步一步地登上这十五层台阶呢?

      2-当天使丈量完整个圣地之后,先知将会发现,位于圣地中心的竟然不是圣殿,而是在殿前的祭坛(47节)!这祭坛象征基督自己,我们「靠耶稣基督,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,就得以成圣」(来十10),而「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,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」(来十12),因此,国度里的燔祭、赎罪祭、赎愆祭(42节)和平安祭(42节),不再是预表基督被钉十字架,而是提醒我们永远都需要基督的救赎。

      四十一章最后22节是天使在丈量过程中第三次说话,提醒我们桌子的重要性。让人惊奇的是,诺大的圣殿里空空荡荡的,唯一的家具只是一个坛。这「坛是木头做的」(22节),不像会幕和所罗门圣殿中的香坛那样外面包了精金(出三十1;王上六20)。天使又特别指出:「这是耶和华面前的桌子」(22节),表明这「坛」的功用既是香坛(出三十1-6)、又是陈设饼的桌子(出二十五23-30)。会幕的香坛「长一肘,宽一肘,高二肘」(出三十2),陈设饼桌「长二肘,宽一肘,高一肘半」(出二十五23),而这个坛是「高三肘,长二肘」(22节),可以兼具两者的功能。在会幕和所罗门的圣殿里,唯一直接满足神的事奉是「烧香」(出三十1),象征人在神面前的祷告、敬拜和交通(诗一百四十一2;启五8)。而每安息日摆上陈设饼(利二十四8),换下的饼给祭司吃(利二十四9),象征基督是「天上来的真粮」(约六32),既满足了神,又供应了寻求神的人。因此,香坛代表神从人得着的享用,陈设饼桌代表神给人的供应。在国度的圣殿里,香坛和陈设饼桌将合而为一。因此,今天我们的祷告所当有的光景,就是一面与主交通,一面也从主领受;一面让神有所享用,一面也从主得着供应。

      四十二章里的一个亮光:所罗门的圣殿并没有提到整个圣殿的范围大小,但先知却特别注意到:
      国度里的「圣所之地」(四十五2)是一个完美对称的正方形,就像一个大型的至圣所。而三道外墙可以有效地「分别圣地与俗地」(20节),完美地体现了圣殿的法则:「四围的全界要称为至圣」。今天,教会和信徒都生活在世界里,但我们的心中也当四面筑起围墙,「因为神的殿是圣的,这殿就是你们」(林前三17)。
      天使并没有丈量圣所的高度,却丈量了平面的尺寸,让人注意到整个圣殿的区域非常大。巴别塔的原则是「塔顶通天,为要传扬我们的名,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」(创十一4),而伊甸园的原则却是要「遍满地面」(创一28;九1)。
      天使丈量完整个圣地以后,以西结吃惊地发现了一个事实:原来整个圣地的中心不是圣殿,而是殿前的祭坛。这祭坛象征基督、也象征十字架,而国度的敬拜,是以祭坛为中心的敬拜,「因为只有一位神,在神和人中间,只有一位中保,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」(提前二5)。

    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  •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
    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