㊗️美国的弟兄姐妹们平安夜有属天的平静安稳
㊗️国内的弟兄姐妹们圣诞节有耶稣的保守看顾
「哈巴谷」的意思是「拥抱」,这个书名非常贴切,因为先知的信息,就是预备以准确的态度接受神的管教、充满「欢欣、喜乐」(三18)地拥抱即将到来的审判:「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,葡萄树不结果,橄榄树也不效力,田地不出粮食,圈中绝了羊,棚内也没有牛;然而,我要因耶和华欢欣,因救我的神喜乐」(三17-18)。
传统认为,《哈巴谷书》的作者是南国的先知哈巴谷。哈巴谷的生平不详,可能是一位带领诗班的利未人(三19)。他事奉的时间在犹大被掳之前,当时圣殿还在(二20)。他所描述社会败坏的情形,很可能是在约雅敬王在位早期(王下二十三36-37)、巴比伦入侵犹大(王下二十四1)之前。
当哈巴谷发预言的时候,百姓不相信会遭到远方的迦勒底人的侵略(一5-6)。因为此时犹大很可能已经沦为强大的埃及的藩属国,哈巴谷发预言的时间大约是在主前609-605年之间。与哈巴谷同时事奉的先知有耶利米(耶二十五1)和西番雅。
哈巴谷就像先知中的约伯,两者都在探讨受苦的问题,但约伯面临的是个人的受苦,而哈巴谷关注的乃是国家的问题。起初,先知不明白神为什么用残暴邪恶的迦勒底人来管教祂的百姓,让「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」(一13)。但实际上,神的百姓和迦勒底人一样满了「强暴」(一2;二8),就和大洪水之前「地上满了强暴」(创六11、13)的光景一样;神使用「为行强暴而来」(一9)的迦勒底人,让百姓饱尝「强暴」的恶果,是为了让百姓彻底脱离「强暴」。因此,当先知认识到百姓的全然败坏之后,就不敢再自以为义地祈求神伸张公义(一2-4),而是祈求神「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」(三2),仰望「惟义人因信得生」(二4)的宝贵应许,因此在管教中「因耶和华欢欣,因救我的神喜乐」(三19)。
今天,当我们抱怨公义不彰、罪恶横行的时候,总是假设自己是公义良善的「义人」(一4)。但神「若究察罪孽,谁能站得住呢」(诗一百三十3),正如犹大和迦勒底人一样满了「强暴」(一2;一8),人眼中的「义人」和「恶人」实际上同样败坏,只是没有得着犯罪的能力和时机而已。因此,没有人有资格在神面前夸口自己的公义,只能承认自己的败坏、接受神的彻底拆毁,仰望「惟义人因信得生」的救恩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