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19 乱序读经 – 诗140;弥4-7

  • This topic is empty.
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• Author
    Posts
  • #4275
    碎溢
    管理员

      读经:诗140;弥4-7

      以下分享是根据犹太拉比福藤保的分享整理而得的 –

      弥迦是与以赛亚同一时代的先知,以赛亚是在耶路撒冷城市中服事,而弥迦则是在偏远的山村。两卷书的文字也显示出很大的不同,以赛亚书使用的是优美的书面文字,弥迦书则是接近生活化的口语。这卷书的重点如下:

      • 神会惩治以色列和犹大的罪
      • 首领要为带领国家步入歧途而负责
      • 无论如何,以色列总有余民存留
      • 以色列的复兴和被赎乃是借着弥赛亚再来而实现的

      一.对以色列和犹大的审判(1:2-2:13)

      先知指责以色列和犹大的罪如下:

      • 犹大国中那些富裕、高层的人,因着他们的财力和势力,有图谋行恶的能力,并也选择如此行。他们的罪是经过精心谋算、计划,并使用自己的权势而执行出来,罪的主要内容就是贪心,表现在他们夺去别人的田地和产业。
      • 他们欺压贫穷人,把贫穷人唯一身上能够遮暖的外衣都抢走;他们欺负孤儿寡妇。
      • 百姓只喜欢听那些祝福的话,只要人说好话,就被承认为先知,他们却拒绝如弥迦这样诚实传达神话语的先知。指责他说的话太过负面,禁止他继续这样说。他们只强调神的慈爱和忍耐,却完全枉顾自己的恶行要招来公义神之审判。

      因着以上的罪,神要宣告审判,近期来说是借着亚述、巴比伦的入侵,更有遥远将来要临到以色列,末世七年的“大灾难”。他们要被掳,不再得以在应许之地享受安息。按着亚伯拉罕之约,土地的所有权无论如何是属于他们的,但是要在地上蒙福享受,却是需要借着顺服守约。神赐给他们应许之地,是为了要让他们得享安息。但因为他们的罪,使地污秽,因此地要吐出他们。

      在大灾难中间,以色列要亡国,以色列人要再次逃亡(太24:15-22)。根据太24:16所说的,他们要逃到“山上”;启12:6,13-17也提及此事,但也没有具体指出什么地方,只是说到预备好的“旷野”;但11:41指出这个避难的地方是在约旦河东的;赛33:16指出这个地方是“磐石的坚垒”,防御性很强,并且神会供应他们吃的粮、喝的水;只有弥2:12把地名点出来了,就是波斯拉,也就是今日约旦境内的佩特拉。当敌基督攻下耶路撒冷之后,到波斯拉围攻要歼灭余民,以色列余民全体悔改,承认、呼求主耶稣,因此主耶稣再次降临。这里指出祂第二次最初降临的地方不是橄榄山,乃是波斯拉,祂要拯救余民。

      二.以色列的定罪和安慰(3:1-5:15)

      先知特别定罪以色列的首领(包括政治首领、祭司、先知等)-

      • 首领是知道神的律法并知道何为公平的,但却正是他们,成了犯法和行不公之事的。他们抢夺贫穷者,仿佛从人身上剥皮一样。当百姓遭受不公向他们呼求的时候,得不到公平的待遇,如今在他们遭难的时候,向神呼求,也得不到应允
      • 先知的职份乃是在黑暗中成为百姓的光,带领他们出黑暗进光明。他们所行的却是相反,因此,他们要在黑暗中,他们所说的,都不得应验,借此就显明他们完全在黑暗中,并要蒙羞
      • 这些首领阶层枉屈公义,行罪孽,用人血建造耶路撒冷,贪爱钱财,属灵上瞎眼,枉顾一切的恶行,却还以为神与他们同在,神的荣耀在圣殿,这本来是让人悔改、献祭的圣殿,如今成了“平安符”一样,带来虚假的安全感,以为住在耶路撒冷就不会有灾祸临到。审判临到,以色列的首领是要负主要责任的。

      先知也借着对国度的预言来安慰以色列。当大灾难末期,以色列首领带领百姓悔改,接受弥赛亚,这些安慰的预言就开始得以应验 –

      • 在国度开始的时候,地貌要大改变,圣殿和耶路撒冷所在的山要成为全世界最高的山,并成为万国瞩目的中心。神要从耶路撒冷发出训诲,世上的列国都要来受教。弥赛亚为全地的王,列国都要来到祂面前,祂要判断、解决各国之间纠纷的那位,而不需要用战争来解决。不但国与国之间要享受和平,个人也要得平安。以色列也不再随从外邦的风俗,不管列国做的是什么,他们要永永远远跟随神而行。
      • 神要聚集这些分散在各地以色列的余民,使他们成为强盛的民,并亲自做他们的王。虽然在大灾难中,以色列要经过极大的争战和痛苦(亚14:1-2),甚至被掳到当时的世界中心巴比伦,神也要解救他们。当敌基督军兵在耶斯列平原集合后,他们往南进攻耶路撒冷,当耶路撒冷遭攻击的时候,神要加力量给以色列的军队,“他们中间软弱的必如大卫,大卫的家必如 神,如行在他们前面之耶和华的使者”,他们奋起反击,使敌军遭受极大损失。只是因为敌军人数众多,最终耶路撒冷还是被攻取了。
      • 先知更是预言了那位以色列的拯救者弥赛亚,出生在伯利恒,但祂本是神,祂的根源从亘古、从太初就有。神的确因为以色列当初拒绝弥赛亚而要把他们交给敌人。但是当以色列首领带领他们接受弥赛亚,产下新的国(赛66:7-9 ),祂要再来,以色列和犹大要统一成为一国,弥赛亚要成为以色列的首领,要治理、牧养他们。

      三.神与以色列争辩(6:1-7:20)

      先知这里仿佛在描写一个法庭正式的聆讯,神状告以色列祂的百姓以背道报答祂的爱,并呼吁山岭冈陵来作为陪审团听证:

      • 神发言挑战以色列,看看神有没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,导致他们要背道。当然祂非但没有错处,还处处向以色列显出恩慈来
      • 面对神的挑战,百姓意识到自己的罪过,并愿意献上赎罪的代价,但是他们所献的,都不过是外面的献祭、礼物。他们着重要献上千千万万、数量够多的祭物,但是神所关切的,乃是外面的献祭行为,要发自内心的悔改,与之相配,否则是完全无用的。
      • 神已经指示他们神所要的,祂不要人一边献上祭物,一边犯罪;祂要的是祭物加上表现出信心的生活。在摩西律法之下,他们需要献祭,但是光有外面的献祭而没有表现出真实信心的生活是不行的。(诗50:7-23;1:10-17)
      • 神又数列他们的失败并需要承受的刑罚
      • 先知仿佛是在大灾难中的余民,因教会被提之后,地上虔诚人灭尽,世间没有正直人,全地满了罪,人际关系完全破坏,家庭结构发生根本变化,因而发出哀叹
      • 但余民要有得救的盼望,因为神要施行拯救
      • 神回应余民的盼望,祂应许耶路撒冷要被重建,以色列民的回归,但是在国度建立之前,以色列要经过大灾难的荒凉时期
      • 因此,先知求神按着祂的应许,全面完全地恢复以色列
      • 神对他们祷告加以回应,说明神如何在带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大行神迹,将来也是如此,并因此让列国蒙羞。并因着弥赛亚的再来,列国要经过审判,他们也要战兢惧怕神。
      • 余民经历被拯救,罪被赦免之后,发出“有何神像你”的赞叹之词。神之所以能赦罪,以色列能全家得救、被恢复,一切的根基是因为祂所立的约。

      十一月十八日

    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  •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
    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