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18 顺序读经 耶利米书 46-48章

  • This topic has 0 replies, 1 voice, and was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by .
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• Author
    Posts
  • #4269
    书语
    小组长

      第46章: 四十六1至五十一64 审判列国的神谕

      耶利米作为列国的先知(一5),他向犹大邻近的国家宣告特别的预言。审判其它国家的神谕在先知书中是一个普遍的特色(参赛十三至二十三;摩一至二;结二十五至三十二)。耶利米神谕的大意是巴比伦的入侵是神对列国的审判,但至终巴比伦也会受罚,而犹大终能脱离她的逼迫。这方面在二十五章15至19节已有提及,但现在是更详尽的在先知最后的预言中宣告出来。

      四十六1-28 审判埃及

      埃及充满骄傲,因为它在预言中象征给人虚假的希望和信靠之地。第一个神谕(3-12节)显然是指着在主前605年,巴比伦在幼发拉底河上游迦基米施的地方打败埃及之事(2节)。它描绘埃及的军队准备作战(3-4节),骄傲地自埃及出发,以为她的力量强大,好像尼罗河涨发时的情形(7-8节)。但这里的语调是讽刺性的,因为充足准备的军队不久便落在惶恐之中(5节;比较六25;那曾用来攻击犹大的说话现在用来攻击埃及)。从尼罗河来的势力,再加上从非洲和希腊来的雇佣兵(9节),在幼发拉底河上战败(6节)。这巨大兵力的崩溃是出自神的作为,在祂报仇的日子,埃及的失败尤如被献祭的祭物(10节)。她本欲征服别人和增加势力,但结果她的损伤极大,甚至那些从外地来的天然资源都不足以治疗她(11节;比较八22)。

      第二个神谕(14-26节)是警告巴比伦将入侵埃及境内(比较四十四29-30;参二16和四十四1有关所提及的名字的所在)。在战败的混乱之中,那些雇佣兵逃回自己的国家(16节)。

      第17节的说话是使用读者合弗拉的名字,以它为一个双关语,并且暗示他们在与巴比伦交战上的计算错误。埃及的遭遇甚惨,甚至有人被掳,使人想起犹大的命运(19节;比较二15,四7,九12)。他泊和迦密是高耸和多产的象征,在此处是比喻巴比伦军队的优越(18节)。埃及的雇佣兵逃走后,她便落入可耻的溃败中,无助地面对敌人的杀戮,好像一个被蝗虫侵食的森林(21-24节)。刑罚临到埃及的神明和君王,也临到那些依赖他们的人,也包括那些逃亡的犹太人(25节)。

      应许埃及复兴的话是不寻常的(26节下),但这并非没有前例可援(参赛十九23-25)。神不单是刑罚人,祂也施行拯救,至终甚至拯救整个世界。

      审判埃及的神谕之后是一些安慰散布各方的犹大的说话(27-28节)。在神审判列国的时候,祂将会复兴他们。这些说话是复述三十章10至11节所说的,在那里记载关乎犹大复兴的长篇预言。

      第47章: 四十七1-7 审判非利士

      非利士人强盛的时期早在戴维王朝未兴起以先,那时距离耶利米有数世纪之久。这里记述埃及攻击他们,可能是在埃及与巴比伦在迦基米施交战的时候(1节)。迦萨是在沿岸的平原,正是军队的南北通道要冲。在耶利米的时候,列国遇上突如其来的巨变,使到该地区的许多地方发生可怕的遭遇。埃及虽然不能战胜巴比伦,却可以蹂躝弱小的非利士国(2节;参四十六7-8)。这里对痛苦的描写是极之残暴的(3-7节)。

      迦萨的灾祸是由于这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因由,从非利士冗长的历史看这事,她的刑罚被看为她犯罪的缘故。这是神的刑罚,她的末日来到了(4上、7节)。这是神行使祂的权柄在历史之中,即使这些事情似乎可以单凭人为和从政治的角度去解释它们。

      第48章: 四十八1-47 审判摩押

      摩押是以色列人的一个世仇(士三12-14;王下三4-27)。她是西底家的盟国之一,企图合谋对抗尼布甲尼撒(二十七3)。但其实她出兵协助巴比伦与西底家为敌(王下二十四2)。本处的神谕记述的事情大概是发生在主前582年,尼布甲尼撒平服摩押的背叛。

      本章中常出现的地名是在摩押境内的各地,在死海的东边。有一些地方是在乔舒亚征服迦南的时候,由耶和华划分给流便支派的(民三十二3、37-38;书十三15-19)。这里虽然没有明说这是摩押受罚的因由,却可能暗示这是迦南地圣战的成全。

      神谕在开始时(1-6节),描述一个国家在忍受着被侵略的痛苦,正如犹大曾因巴比伦而受苦一样(比较四19-31)。随之便用讽刺的口吻来描绘错误信赖的后果,就是被掳的耻辱和敌人得胜。战败国的神明,它便是摩押人所敬拜的基抹,是所罗门离开耶和华时曾经敬拜过的(王上十一7、33)。用这种方法来显示被战败之神明的软弱是古代战争中一件常有的事。那「行毁灭的」(8节)大概是指巴比伦。

      第10节所提及的咒诅是借用了在圣战中的语言,因为它要求全然的毁灭(比较撒上十五3、11)。摩押被巴比伦毁灭是出自耶和华对她的刑罚。

      开始时,摩押被描述在自满之中突遭巨变(所用的意象为成熟的酒突然被倒出来;11-12节),继而她在骄傲中被降卑(14-17节)。令人注目的是耶和华在这里自称为「君王」(同样出现在四十六18),为要强调惟有祂有权处置人类的事件,而非摩押王或尼布甲尼撒,后者不过是祂的仆人(二十五9)。随后有更多毁坏的事情发生(18节;比较十四1-12对犹大的形容),描述中包括了全地(19-25节)。此处指出摩押的骄傲是她特别的罪恶,尤其是对以色列人的态度(26-30节)。摩押因骄傲而堕落(28节)。在她的苦痛中,先知为她哭泣,正如他为他的百姓悲哀一样(31-32节;参九10;亦比较四十八33和十六9)。摩押最后也像犹大一般,成了人讥讽的对象(39节;参二十四9)。

      最后的神谕(40-47节)重复一些重要的主题,那「鹰」是指尼布甲尼撒(40节)。无法逃脱的刑罚的图画(44节),使人想起阿摩司书五章19节的辩论。最后的耻辱是被掳(46节),第45-46节是引用一个古代的神谕,它首先记述希实本国王西宏被征服的事迹(民二十一28-29),这事情将要再次出现。

      在谈及审判之后,最后是救恩的来临(47节;比较四十六26下),其中所用的语言是引用在安慰之书中有关犹大复兴的描述(二十九14,三十3等)。审判的神也是恩慈的主,祂的恩慈不单在一个国家里彰显,它甚至会恩及祂的仇敌。

    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  •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