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15 顺序读经 耶利米书 39-41章

  • This topic has 0 replies, 1 voice, and was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by .
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• Author
    Posts
  • #4241
    Lily张棚
    参与者

      三十九章记录了耶路撒冷陷落的过程,这是三十四-四十五章交错对称结构的中心,也是「虚假平安的破灭」这个主题的高潮。这章记录了耶路撒冷陷落的悲惨过程,最后却以追述神对「古实人以伯·米勒」的拯救应许作为结尾;本章在结尾的四节才提到神,并且每一节都提到神。这并非人随意记录的流水账,而是圣灵的「神来之笔」——人所倚靠的虚假平安破灭了,但却不是神的失败,而是神的得胜。救恩的历史始终都在神的管理之中:神的「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」(二十五9;二十七6)照着神的旨意拆毁了有名无实的耶路撒冷(8节),却保护了另外一位仆人先知耶利米(12节);悖逆神的大卫后裔被神弃绝(6-7节),信靠神的外邦人却蒙拯救。

      四十-四十一章的主题是「宗室暗杀基大利,拒绝神的看顾」,与三十七-三十八章「首领囚禁耶利米,拒绝神的出路」前后呼应。

      历史的发展,证明耶利米所宣讲的都是神的预言。先知一再呼吁「出去归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」(二十一9;三十八2、17、18),但耶路撒冷沦陷、一切预言成真以后,他却没有前往许诺厚待自己的巴比伦(4节),而是选择留在犹大地。因为他是神所呼召的仆人,所以,神让他去哪里,他就去那里(一7)——既不讨好犹大王,也不讨好巴比伦;既不媚俗,也不通敌(三十七13)。他要用真实的代价来「爱人如己」(利十九18),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「平安了!平安了」(六14)来爱国。
      犹大的君王始终不肯听从耶利米的预言,外邦的护卫长却承认他说的都是神的话(2节);犹大的百姓始终自以为义,外邦的护卫长却一语道破了他们的属灵真相(3节);犹大的先知要把耶利米「用枷枷住,用锁锁住」(二十九26),外邦的护卫长却解开他手上的链子(4节);犹大的众首领要治死耶利米(三十八4),外邦的护卫长却「送他粮食和礼物」(5节)。巴比伦的护卫长就像罗马的百夫长一样(太二十七54;可十五39),正确地解读了这段救恩历史,因为「主要借异邦人的嘴唇和外邦人的舌头对这百姓说话」(赛二十八11)。

      基大利和耶利米一样,对同胞满怀赤诚、对责任全力以赴。此时的犹大风雨飘渺、百废待兴,正是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,怎么还会有人自相残杀、使「犹大剩下的人都灭亡呢」(15节)?但是,「人心比万物都诡诈,坏到极处,谁能识透呢」(十七9)。基大利万万没有想到(16节),就在国破家亡以后,大卫王的后裔还会和他争权夺利。首鼠两端的西底家对于人力的高估,最终让他被掳;宅心仁厚的基大利对于罪性的低估,最终使他丧命。

      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」(四十一章11节)之前早已警告过基大利(四十14),也提出了有效的行动方案(四十15),但却没有被基大利采纳。现在基大利被刺,约哈难就放手行动,迅速夺回了百姓。这样一位有判断力、有行动力、有正义感的爱国者,却不能专心信靠神,所以会「惧怕迦勒底人」(18节)。巴比伦人确实可能报复省长被杀,约哈难对形势的判断是对的,但对神的认识却是错的。

      以实玛利的暗杀打乱了基大利重建家园的努力,也让百姓的内心越发凌乱,打算重蹈耶路撒冷沦陷之前的老路:「要进入埃及去」(17节)。但神却允许这一切发生,要显明人性实在是「没有医治的良药」(三十13)。百姓过去自信、现在恐惧,所想到的出路都是投靠埃及;因为亚当的后裔无论是自信、还是恐惧,结果都会把心思转向世界,而不是专心转向神。

    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  •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
    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