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诗122;结18-19
以下分享是根据犹太拉比福藤保的分享整理而得的 –
18:1-18 当时在百姓间流行的一句谚语:“父亲吃了酸葡萄,儿子的牙酸倒了”,特别在被掳的百姓当中,意思是说,他们如今之所以被掳,是因为神在他们身上惩罚他们前辈所犯的罪。这样的话,一来是对摩西律法中“神必追讨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”(出20:5)这话的误解,二来是他们不承认自己的罪和该负的责任。因此,神申明祂是按着每个人的行为来报应各人,不存在儿子无辜,却要担当父亲罪孽的事,之所以会“追讨罪,直到三四代”,是因为后代还一直犯着跟前辈同样的罪,没有悔改而导致的。神还特别用三代人的例子,作为教导:
第一代祖父,是一个遵行摩西律法的义人,他 –
- 不拜外邦人的偶像
- 也不拜以色列王罗波安设立的金牛犊
- 不行奸淫的事
- 不在妻子月经期间亲近她
- 不亏负人
- 偿还他人的当头,不使贫困人无依
- 不偷窃
- 顾念穷人
- 借贷给以色列同胞,不收取利息
- 也不收取高利贷
- 不行不义之事
- 常常施行公平,判断是非,也用公平的称与人交往
- 遵守神的例律典章
因他所行这一切合乎律法的义,神明说,他“谨守遵行我的一切律例,必定存活”。如果用当时代的例子来说,这指的是希西家王。
第二代父亲,却完全不遵照祖父的好榜样而行,所行的尽是与之相反的恶事,都是律法上所说要判死刑的罪,那么,祖父的义,也无法挽救父亲免于律法的刑罚,他行这一切可憎的事,必要死亡,他的罪必归到他身上。这可以说就是玛拿西,犹大国历史上最恶的王。
第三代本人,因看见父亲所行的恶,心里生出敬畏神的心,不照着父亲的恶行,却照着祖父所行的正道而行,如此,神说:他顺从我的典章,遵行我的律例,就不因父亲的罪孽死亡,定要存活。这也就是约西亚王的例子了。
18:19-32 不但如此,神更说明,如果恶人悔改,转离他的恶而行正直合理的事情,他要因着所行的义而存活;但是如果义人转离行恶,他之前所行的义也无法救他脱离律法上的刑罚。总括来讲,神不愿恶人死亡,祂愿人人都回头而存活。
19:1-14 这是以西结书中4个哀歌中的第一首。以母狮子和葡萄树比喻犹大国,说出了约哈斯、约雅斤、西底家三个犹大王的悲惨结局,“这是哀歌,也必用以作哀歌。”
十一月一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