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-2 顺序读经 箴言 23-25章

  • This topic has 0 replies, 1 voice, and was last updated 2 years ago by .
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• Author
    Posts
  • #3880
    Lily张棚
    参与者

      最喜欢二十三章4-5节‘不要劳碌求富,休仗自己的聪明。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?因钱财必长翅膀,如鹰向天飞去。’~财富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(十4),但「劳碌求富」却会使人身心疲乏、与神疏远,所以「要有聪明来节制」。节制可以使人的喜乐增加、享受加倍,乃是圣灵所结的果子(加五23)。真智慧的首要任务就是拒绝肉体、抵制天性的冲动;任何能释放我们的天性,却不能让我们有所节制的事物,最终都是祸害。「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?因钱财必长翅膀,如鹰向天飞去」(5节),可译为「你定睛在财富,它就消失,因为它必长翅膀,如鹰向天飞去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「你定睛在财富,它就消失」;但人若不觊觎钱财,而是「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,就得富有、尊荣、生命为赏赐」(二十二4)。因此,一门心思「劳碌求富」的人,乃是缘木求鱼;就是赚到了财富,也无福享受。「倚靠耶和华」(二十二19),不是倚靠神去追求钱财、事业和成功,而是倚靠神脱离钱财的捆绑。因为「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;不是恶这个爱那个,就是重这个轻那个」(路十六13)。钱财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仆人,但却一定是最坏的主人。

      【箴二十四10】「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,你的力量就微小。~可译为「在患难时你若灰心,你的力量就微小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
      第10节和第5节原文的最后一个词都是「力量 כֹּחַ/ko’·akh」。「有知识的人力上加力」(5b),但人「在患难之日若胆怯」(10a),表明缺乏智慧,所以「力量就微小」(10b)。「患难 צָרָה/tsä·rä’ 」原文的词根就是「微小 צַר/tsar」,是双关语。「倚靠耶和华」(二十二19),不是只在顺利的时候就能看出来的,而是等到「患难之日」(10a)才能显露真相。我们若平时说话属灵,「患难之日」却灰心丧志,表明我们还没有真智慧。因此,神经常兴起各种「患难之日」,好让我们认识自己真实的属灵光景,催促我们去仰望神。

      二十五章-二十九章是犹大王希西家派人编撰的「所罗门的箴言」(1节)。希西家在所罗门王去世大约两百年后登基作王(王下十八1),带起了南国犹大的复兴。「所罗门的箴言」第二集的整体结构与第一集(十1-二十二16)正好相反,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,可以分为两个部分:
      二十五2-二十七27是第一部分,大都是同义平行句和综合平行句。
      二十八1-二十九27是第二部分,大都是反义平行句,两行诗句一正一反。

      【箴二十五28】人不制伏自己的心,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。
      二十五28和二十六28以「没有墙垣」和「败坏」(推倒墙垣)首尾呼应,把二十五28-二十六28组成一个单元,描绘了七种不合神心意的人。神允许这七种人生活在选民中,也掺杂在教会里;他们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为自己的愚昧支付代价:「你若有智慧,是与自己有益;你若亵慢,就必独自担当」(九12)。「爱人如己」(利十九18)并不是替这七种人学功课,而是从这七种人身上学到功课;不是去论断这七种人,而是知己知彼,也提醒自己别成为这七种人:
      1-不能自律的人(二十五28);
      2-愚昧的人(二十六1-12);
      3-懒惰的人(二十六13-16);
      4-好管闲事的人(二十六17);
      5-恶作剧的人(二十六18-19);
      6-传舌的人(二十六20-22);
      7-谄媚怨恨的人(二十六23-28)。
      「没有墙垣」(28b)的城市就没有抵抗能力,人若「不制伏自己的心」(28a),就会任凭仇敌蹂躏,成为肉体的奴隶。活在肉体中的人对罪恶和情欲的引诱毫无抵抗能力,「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」(28b)。
      要正确地「爱人如己」,就要分辨对方是不是不能自律的人。对不能自律者的「爱人如己」,不是让他们有求必应,而是帮助对方顺从圣灵、结出节制的果子(加五23)。相反,对孩子最残酷的恨,就是让他们「心想事成」。

    Viewing 1 post (of 1 total)
    •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.
    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