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6日 利24-25读经笔记

以下分享是根据犹太弥赛亚信徒阿诺德‧福藤葆博士的分享整理而成的 –

利24:1-2耶和华晓谕摩西说:“要吩咐以色列人,把那为点灯捣成的清橄榄油拿来给你,使灯常常点着。”
利24:5-6“你要取细面,烤成十二个饼,每饼用面伊法十分之二。要把饼摆列两行(“行”或作“摞”。下同),每行六个,在耶和华面前精金的桌子上。

这里提到关于圣所里金灯台的例,祭司要从晚上到早晨在神面前经营这灯,使它常常点着。要知道会幕和圣殿的圣所都没有窗户,所以没有自然光透进来,完全就是靠着灯台上发出的灯光来照明,使祭司能够在圣所服侍神。有意义的是,根据犹太传统,从圣殿被毁前40年(AD30)开始,圣所里灯台中间那盏灯就经常会熄灭,犹太拉比们不明就里,但我们知道那就是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年,祂是世界的光,犹太人既然拒绝了祂,作为预表以色列的灯台,怎么会不灭呢?

又记载了关于陈设饼的摆列,每个陈设饼差不多用五斤的面粉,这是非常大的饼,因此是两摞排列着放在桌子上。上面放的乳香要烧了给神,但是每个安息日换下来的陈设饼,却是给祭司吃的。

利24:10-11有一个以色列妇人的儿子,他父亲是埃及人,一日闲游在以色列人中,这以色列妇人的儿子和一个以色列人在营里争斗。这以色列妇人的儿子亵渎了圣名,并且咒诅,就有人把他送到摩西那里。(他母亲名叫示罗密,是但支派底伯利的女儿。)

这一章又记载了利未记中第二个意外事件的发生。有一个人,父亲是埃及人、母亲是以色列人,他在与一个以色列人争斗的时候,使用神的名咒诅,亵渎了祂的圣名。虽然十诫提到不可妄称神的名,更莫提咒诅和亵渎,但是前面的律法中没有记载如何处置违反的人,因此以色列人把他带到摩西面前,来等候神的指示。圣经年代,人的国籍是跟着父亲的,因此这人虽然母亲是以色列人,但圣经从来没有称呼他为“以色列人”,只说他是“以色列妇人的儿子”。

结果神的宣判是用石头打死。听见的人要按手在他头上,一方面为此作见证,另一方面因为亵渎的话听在耳里也使听者受了玷污,所以按手表明罪归在这人身上,接着见证人要扔出第一块石头。

之后有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”的条例,这里不是一定要按字面来执行,却是在强调触犯的一方,所受的刑罚需要跟所造成的伤害相称。主耶稣也曾经提到过这个原则(太5:38-42),祂不是否定这个条例,乃是反对人错误使用这个“以牙还牙”的例来自行报复,而不是“宁可让步,听凭主怒”

利25:3-4六年要耕种田地,也要修理葡萄园,收藏地的出产。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,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,不可耕种田地,也不可修理葡萄园。

以色列人不但要守安息日,还要守安息年。每七年就是一个安息年,那一年不耕种、不收割,好让地休息,也要豁免所有的债。可惜以色列人进了应许之地,就没有按着神的命令守过安息年,结果被掳之后,“地享受安息,因为地土荒凉便守安息,直满了七十年。”

利25:10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,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。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,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,各归本家。

除了安息日、安息年,神还给以色列人制定每五十年一次的禧年。禧年是使人释放,使土地归回原主的日子。实在看到这一章所写的,是关于社会公平的例,神这样设立禧年,防止了财富被少数人所掌控而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,它保证了以色列人享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和拥有产业的权力,就算各种原因导致贫穷而暂时失去,也可以在禧年得回。这样的制度既不是鼓励私人财产积累的资本主义,也不是一切“公有资产“的共产主义,乃是两者的平衡和结合,它确保了家族产业的所有权。

当然,也是借着安息日、安息年的休息,鼓励社会的敬拜。这章还提到诸多实践“兄弟相爱”的条例,并借此来培养个人的品格。只可惜,我们知道历史上以色列人也没有很好地遵守这些条例(王下4:1;尼5:1-5):

  • 对贫穷的弟兄要扶持,要接待他;
  • 借贷给弟兄,不可收利息;
  • 不可欺压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弟兄;
  • 不可使他们终身为奴,最多六年为奴,就要放他离开,如果中间碰到禧年,还要提早放他自由;
  • 至亲要赎回卖为奴的亲人;
  • 以色列人要彼此相顾,确保外邦的主人不苛待自卖为奴的以色列人;
  • 以色列人若将自己卖给外邦人,随时可以被至亲赎回、或者自赎。“六年为奴”的例虽然不适合外邦主人,但是他们住在应许之地,到了禧年还是一定放以色列人自由离去。

禧年也是弥赛亚国度的预表,“宣告自由”一词在赛61:1 也被使用来宣告弥赛亚使我们从罪的捆绑中释放出来,祂是我们的至亲救赎者,帮我们偿还了一切的罪债,救赎我们,使我们得自由。

请分享:(如果下面的图标不顺畅的话,可直接点手机浏览器内置的分享键分享)
Shares

请留下您的评论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