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:诗67;耶34-36
以下分享是根据犹太拉比福藤保的分享整理而得的 –
34:1-7 34-39章,记载了先知跟犹大王之间的冲突。这一段的预言是在尼布甲尼撒王最后一次围攻耶路撒冷的时候,神让先知特别去跟犹大王西底家说:耶路撒冷要被攻破,并被焚烧;西底家王要被掳到尼布甲尼撒王面前;但是他不会被处决;最后他要自然死亡,并人还要为他举行葬礼。
34:8-22 神一直差遣先知责备犹太人说他们没有遵守律法,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按着律法,他们若买希伯来人为奴隶,只能让他最多服侍六年,到了第七年安息年就要让他们自由离开(出21:1-1),犹大首领和众民却长期地让他们希伯来的弟兄为奴。当巴比伦军队兵临城下之时,他们在神的殿中立血约,要重新遵守这条律法,释放他们的奴隶,当时也的确如此行了。只是后来因着埃及出兵,巴比伦转身去迎战埃及军队,就暂时离开了耶路撒冷。那些首领和众民看见巴比伦退兵了,居然反悔,重新又把释放了的奴隶抓回来,强迫他们重新为奴。
这实在显明当初他们释放奴隶的动机并不是为了遵守神的律法,很可能在重兵围困之下,养着奴隶是一件“亏本”的事情,如今兵退,奴隶又可以为他们效力而产生效益,所以他们不惜违背血约的代价如此行。这事让神非常不悦,祂立刻宣告了审判,这一切背约的人,要死于刀剑、饥荒、瘟疫之下,“我必将他们交在仇敌和寻索其命的人手中,他们的尸首必给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作食物”。
35:1-11 在约雅敬年间,神让先知去请利甲族(摩西岳父所属的基尼人)人来到耶和华的殿中的房子里,在他们面前摆上酒让他们喝,结果被他们拒绝了,说因为先祖约拿达曾经吩咐过他们,要过着不喝酒、不建房、不耕种、不栽种葡萄园、一生住帐棚的游牧生活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到如今差不多250年,利甲族的后代都听从并遵守了,如果不是因为迦勒底人侵犯,他们不得不进入耶路撒冷避难,先知也不可能在城里找到他们。
35:12-19 借着外邦的利甲族人如此忠诚地遵守着先祖的命令,神教训以色列民,神从早到晚地起来借着先知警戒他们,他们却不听从。因此神要将一切所说的灾祸临到他们。而对利甲族人,因着他们对先祖命令听从并遵行的态度,神应许他们“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”。也就是说,他们不会断绝后代,并他们的后代中总有人归向神,甚至在国度期间事奉神。
36:1-10 到约雅敬第四年,耶利米蒙召传讲神的话已经25年了,神让先知把他所传讲的话都写在一个书卷上,希望犹大家能够听见神这些宣告审判的话,心生敬畏之情,能够回转离开恶道,好使罪得赦免。于是先知请巴录来,把神所吩咐他所有的话都写在书卷上。一年之后,在一个宣告禁食的日子,因为先知被禁止进入神的殿,他请巴录去站在殿中,把这些书卷上的话宣读出来。
36:11-32 当沙番的孙子米该亚听见巴录所读书上的话,就去告诉众首领,他们又请巴录到文士的屋子里,再次宣读书卷上的话。听了之后,他们都害怕,决定要报告给王听。但是深知约雅敬王为人的首领预先警告耶利米和巴录藏起来,怕王动怒,像之前对待先知乌利亚一样,把他们杀了。众首领告诉王之后,王叫他的随从拿了书卷读给他听,但是只读了三、四篇,王就用刀将书卷割破,扔在火盆中烧尽了,并不听从首领的劝阻,甚至还要寻索先知和巴录的命。因着王的作为,神宣告说约雅敬后裔中必没有人坐在大卫的宝座上,并且他的尸首要被抛弃。历史上人敌挡并毁坏神的话是屡见不鲜的,但天地都要废去,神的话却不能废去。王虽然烧了书卷,神让先知重新再写一个书卷,还加上好些别的话,成就了我们今天所读的“耶利米书”。
九月六日